2024年12月1日,由天府永兴实验室主办的天府碳中和论坛在美丽的成都成功举办。作为我国的战略腹地和核心清洁能源基地,四川省正在积极践行绿色、低碳、高质量的发展战略。本次论坛不仅是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一个展示创新技术的舞台,会上发布了2024年天府碳中和技术创新的十大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了科技成果、工程应用和能力建设等多个领域,为四川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海上风电巨擘引领时代 首先,亮相论坛的案例之一是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制,牵头单位为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为了解决海上风电大型化的难题,东方风电成功打造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26兆瓦机组,刷新了风电机组的单机功率纪录。此机组汇聚了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其关键部件技术已经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具备极强的抗腐蚀能力和抵御17级超强台风的实力,年利用时间超过4000小时。单台机组每年能输出1亿度清洁电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高达8万吨。
##极端环境中的生态修复先锋 接下来,成都理工大学与天府永兴实验室的联合项目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他们研发出一种针对极端环境的生态修复材料工艺装备一体化集成技术,这是攻克高寒、干旱、缺土等环境难题的重大突破。这一创新技术已经在九寨沟、北京门头沟等320余个生态修复项目中成功应用,填写了极端环境下脆弱地质的生态修复空白。
##性碳捕集技术 东方电气集团旗下的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则推出了全球最大的5兆瓦化学链燃烧碳捕集示范装置,该项目由中欧CHEERS团队联合完成。实现了源头的二氧化碳自分离,碳捕集效率超过95%以上,碳捕集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一,标志着碳捕集领域的重大性突破。
##固废建材的新视野 同时,碳减排的协同固废治理技术也受到广泛认可。天府永兴实验室和四川大学的研究团队研发的CO₂矿化固废制建材技术,通过固废矿化来捕捉烟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生产负碳绿色建材,二氧化碳的吸收转化率高达90%以上。
##石油行业的绿色转型 在推动油气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西南石油大学成立了CCUS科技创新国际合作联盟,依托吉林油田建成了亚洲规模最大的CCUS示范工程,成功封存二氧化碳320万吨,显著提升了原油采收率。
##回收再利用的新机遇 天府永兴实验室与四川大学共同研发了一项针对退役风电叶片的回收与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用新设备和新技术将其粉碎并转化为高附加值再生材料,预计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10万到140万吨。
##厨余垃圾的绿色处理方案 在处理厨余垃圾方面,天府永兴实验室研发的固态酶介体强化水解酸化技术,实现了厨余垃圾的高效转化,减少了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同时能减少80%的碳排放。
##零碳供暖示范项目 中建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推出的“暖巢二号”零碳采暖项目,利用太阳能资源为高寒地区提供了低碳经济的供暖方案。
##应对国际碳边境调节机制 为了帮助我国企业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成都海关技术中心开发了全国唯一的CBAM辅助填报系统,有效促使企业精准应对碳排放规定。
##绿色公益平台的引领 最后,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的“碳惠天府”绿色公益平台更是助力了绿色低碳生活的普及,成功吸引参与用户超过300万人,推动了多项碳减排项目的实施。
通过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彰显了四川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高质量建设生态文明方面所做的持续努力和实际成效。每一个创新案例都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了力量,彰显了四川省在全国绿色转型的引领地位。随着这些创新技术的不断推广与应用,我们期待四川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中走得更远雷火电竞官网、走得更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